未时(13:00-15:00) 访胡雪岩故居叹人世沧桑

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,一段盛极而衰的人生,总让人想起那段歌词:“尘缘如梦,几番起伏总不平,到如今都成烟云,情也成空,宛如挥手袖底风,幽幽一缕香,飘在深深旧梦中。”
此地堪称清末巨贾第一宅,两座罕见的红木宫轿昭示着这座豪宅主人胡雪岩商贾第一人的地位。“传家有道惟存厚,处世无奇但率真”。所谓“富不过三代”,胡雪岩连一代也没有富到头。当年故居内的芝园怪石嶙峋、巧夺天工,其中的假山为国内现存最大的人工溶洞;那回旋的明廊暗弄、亭台楼阁、庭院天井、峭壁假山、小桥流水、朱扉紫牖、精雕门楼,使人仿佛进入一个大大的迷宫;而百狮楼、锁春院、怡夏院、洗秋院、融冬院、延碧堂、载福堂、和乐堂、清雅堂无处不奇;木雕、砖雕、石雕、堆塑、彩画则无品不精;故居内还有董其昌、郑板桥、唐伯虎、文征明等名家的书法石刻作品,均都昭示着主人盛极一时的风光景象。
据传当年造宅耗费50万两白银,而装饰建筑收买文物等又耗费300万两白银。可叹的是,1885年,煊赫荣显一时的胡雪岩在穷困潦倒与忧惧中结束了传奇的一生。1903年胡家无奈以区区10万两白银将豪宅抵债给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煜,后又转让蒋家。斯人已去,其物犹存,真可谓,“繁华落尽,一身憔悴在风里,回头时无风也无雨,明月小楼,孤独无人诉情衷,人间有我残梦未醒”了。
申时(15:00-17:00) 依清净永福寺喝一杯茶

本应踏着春光来,谁料秋叶纷飞时。
秋到杭州寻茶,少了春光乍泄时的暖,多了秋意阑珊时的雅。一泓好泉,一座好山,都是寻茶好去处,而依一座千年古刹,则又是慢游杭州的一份境界。
问过不少土生土长的杭州人,也并不知道比邻灵隐寺之西,过了法云古村,匿于石笋峰下便是千年古刹——永福寺。朴素的小道时而直时而曲,却倒是更把永福寺的侧影裁剪得玲珑剔透。
永福寺具有唐代的建筑风格和江南园林的空间格局,一砖一瓦、一花一草都有布局,据说2003年重修永福寺时,由深谙水墨之道的月真法师规划和监建。这位月真法师20年前出家之前是学艺术的,水墨山水和书法练得颇具境界,再融入因循自然的空灵之气,永福寺自然不同凡响。
此地有4亩茶园林。每年清明前后,整个寺院都会为茶而忙。僧人纷纷去茶林采茶,将采摘好的新叶杀青、揉拧、干燥。也有茶农会来帮着炒茶,制成上好的新茶。
每逢秋至,福泉茶园内少了纷繁,平添幽静,窗外满眼山景,有的已经变了颜色,层层叠叠秋色凛然;屋内僧客团团围坐,论禅议事。所谓的世外桃源,不过也就是如此。
酉时(17:00-19:00) 寻一处茅家埠黄昏的晚餐

秋浓,思古,赏芦。
据《武林旧事》记载,“茅家埠”之名,源于明清时村口埠头布满茅草,野趣横生而得名,这里也是著名“上香古道”的起点。旧时,香客到天竺拜佛,先在湖滨雇条小船,一直摇到茅家埠,泊船登岸,人们向西仰望,只见远处天竺山双峰削立,形同“天门”,知道佛国圣地就在眼前,香客便焚香祈祷。多数香客在茅家埠吃了素斋,沿着“上香古道”直奔天竺、灵隐。沿途寺庵、斋堂、商铺鳞次栉比,游客络绎不绝。到上世纪40年代后期,从湖滨到灵隐开通了公路,游客改乘汽车前往灵隐寺,这条“上香古道”才渐渐沉寂。
而也正因为七十多年的“不为人知”,当杨公堤距苏堤、白堤之后逐渐进入人们视野之时,茅家埠的天然野趣惊艳了从西湖人潮中逃离出来的人们。尤其是尚有余辉的黄昏,当最后一滴金色坠落湖中,拂面的晚霞忽然凋萎,只留下大都已散去的桂的余香——其实,什么都没有留下。
戌时(19:00-21:00) 穿越宋城了却一段千古情

据说这是一台被誉为世界三大秀之一的大型歌舞表演,另外两台分别是拉斯维加斯的《Q秀》和法国巴黎的《红磨坊》。
如果说白天了解的是杭州的“这里”和“那里”,那么《宋城千古情》让人了解的则是杭州的“过去”和“现在”。从上溯至良渚时代的“文明之光”,到走向封建鼎盛时期南宋的“繁华盛世”,到波澜壮阔抗金战争的“金戈铁马”,到白娘子许仙、梁山伯祝英台共同写下的“西子传说”,再到一杯茶一场梦的“魅力西湖”——宋城千古情讲的既是一座城市的历史,更是一方水土的灵魂。
亥时(21:00-23:00) 北山路看夜色中的婆娑树影

如果说漫步北山路看迷离灯光,莫若说漫步北山路看婆娑树影。历史味儿也好,民国范儿也好,依次走过,偶从夜色中透出清白色、灰色、绿灰色、砖红色的围墙,也许它们在白天是轮廓鲜明的,到了这夜,却像是被羽化了似的,晕着摇曳的树影,变得格外柔和。站在墙外的人,免不了想着藤椅、雕花墙纸、铜质吊灯,还有角落里的留声机,而那些若有若无的传说,反倒在夜里变得鲜活起来。
秋水原是晚清上海滩的风尘女子,擅长鼓琴作曲,与史量才高山流水,视为知音。于是便成了二太太,并将所携财物俱赠。由此史量才才购进《申报》、《新闻报》,一跃成了上海报业泰斗。可不久史又纳了第三房太太,许是觉得辜负了秋水,于在在西湖边建了别墅送她,并亲手写了“秋水山庄”四字。
当秋水看到了山庄,所有的委曲和不平都付之西湖,后来便经常居于此。1934年,史量才在与秋水由杭州回上海的途中被特务暗杀。秋水独自一人焚香诵经了此余生。解放后收归国有,成了新新饭店的分部。